【“绿漾”宣讲团】“水润城生,海绵智理”—海绵城市

创建时间:  2025/04/14  乔雨   浏览次数:   返回

《管子·水地》有云:“水者,何也?万物之本原也,诸生之宗室也。”水是生命之源,亦是城市发展的命脉。近年来,随着极端气候频发,城市内涝、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严峻,如何科学管理水资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。

前言

4月11日,必威西汉姆官网平台“绿漾”生态文明宣讲团走进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王台镇,以线上宣讲的形式与王台中心小学三年级小朋友一同探索“海绵城市”的奥秘。讲师陈晓薇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形象的比喻,带领同学们了解海绵城市如何像“会呼吸”的生命体一样,吸收、净化雨水,缓解城市内涝,守护生态平衡。课堂中,同学们不仅学习了科学知识,更深刻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。


undefined


1 城市如海绵,弹性纳百川

讲师首先介绍海绵城市的概念——它如同大自然的“海绵”,下雨时吸水、蓄水、渗水、净水,干旱时释放水分,实现雨水的自由迁移。这一理念源自“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”,强调城市与自然共存,既防洪减灾,又提升生态质量。通过对比传统排水系统与海绵城市的差异,讲师让同学们明白,现代城市需要“弹性”适应环境变化,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。


undefined


2 以郑州之痛,思治水之策

讲师以2021年郑州特大暴雨为例,展示城市内涝造成的巨大损失:道路损毁、房屋倒塌、农田绝收……触目惊心的数据让同学们意识到,传统排水系统已无法应对极端天气。海绵城市的建设,正是为了解决“小雨积水、大雨成涝、水体黑臭”等问题,最终实现“热岛有缓解、生态可持续”的目标。


undefined


3 低影响开发,与雨共生

在讲解海绵城市的建设实践时,讲师以一场"雨水旅行"为主线,带领同学们认识城市如何与雨水和谐相处。从屋顶到地面,从小区到自然水体,每一处都蕴藏着生态智慧。通过对比雨水花园与下凹式绿地的差异,讲师强调:海绵设施需因地制宜,兼顾功能与美观。


undefined


4 智慧赋能,水润未来

讲师介绍前沿技术:智能雨水回用系统能“感知”土壤湿度,自动调节灌溉;线性排水沟隐藏于地,却高效排涝。这些技术不仅节约水资源,更让城市“聪明”起来。同学们惊叹于科技的力量,纷纷提问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到家乡建设中。


undefined


5 政策护航,全民行动

课堂尾声,讲师布置了两项趣味作业:查找我国海绵城市试点名单(如上海、武汉等),并了解相关政策(如《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》)。她鼓励同学们从身边小事做起——节约用水、保护绿地,成为“小小海绵城市设计师”。



总结

通过本次课堂,同学们认识到海绵城市不仅是技术革新,更是人与自然和解的智慧。它让城市像森林一样涵养水源,像湿地一样净化污染,最终实现“城水相融、生生不息”的愿景。“绿漾”生态文明宣讲团本次课堂以“海绵城市”为主题,传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“推进绿色和谐发展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理念,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,推动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。讲师呼吁:每一滴水都值得珍惜,每一寸绿都关乎未来。让我们携手,以科学为笔,以自然为卷,绘就碧水长流的生态画卷!

讲师感悟

第一次作为”绿漾“生态文明宣讲团的讲师给小朋友们分享知识,心情紧张与兴奋交织。我被那一双双澄澈如星的眼眸中满溢的求知欲深深击中。 为了让那些抽象晦涩的知识“软着陆”,我将复杂概念拆解,化作生活里鲜活的例子娓娓道来。在小朋友们热情的互动里,我领悟到教育绝非单向的知识灌输,而是一场心与心的热烈相拥,是用智慧的火种,点燃小朋友们对世界探索的熊熊热情。 这次授课经历使我感受颇丰,能够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,立足实际传播生态文明理念让我感到非常自豪。最后愿小朋友们都能在求知路上,怀揣无畏勇气,带着蓬勃朝气,成为守护地球家园的新生力量,让“绿漾”的生态文明种子,随着他们的成长,在世界的每个角落生根发芽 。

——陈晓薇
(供稿:“绿漾”生态文明宣讲团  李梦雪)

上一条:【“绿漾”宣讲团】解锁新能源密码,共赴节能减排之路

下一条:【党建】拥有属于你自己的树——“绿满校园·爱在甘肃”捐树活动来袭!(文末福利)

版权所有 © 必威·betway(西汉姆联)官方网站-WestHam United   沪ICP备09014157   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  地址: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    邮编:200444   电话查询
 技术支持:必威西汉姆官网平台信息化工作办公室   联系我们